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方式
用户反馈
网站地图
帮助
首页
电报
话题
盯盘
VIP
FM
投研
下载
我的关注
创新药
1.59W关注
创新药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其研究成果将可能给企业带来高额的收益。
+ 关注
全部内容
2025-09-20 11:36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评审阶段性结果查询公布】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评审阶段性结果查询的公告。各相关申报企业可自行登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https://fuwu.nhsa.gov.cn)“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模块(以下简称目录调整模块)查询评审结果。专家评审结果为“拟简易续约”“拟重新谈判续约”“拟谈判新增”“拟竞价新增”“拟价格协商”的药品,请相关企业在“目录调整模块”下载对应的“确认函模板”,按要求填写并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9月23日12:00前上传至“目录调整模块”,并于当日将原件寄送至国家医保局(以寄出邮戳为准)。请同步下载对应的“资质材料”模板,并按要求报送。
收藏
阅287.12W
评论
(3)
分享
(100)
微博
微信
2025-09-20 10:16
【预告: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将发布】
财联社9月20日电,据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国家医保局将于9月20日11:30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评审阶段性结果;将于同日15:00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收藏
阅313.07W
评论
(11)
分享
(343)
微博
微信
2025-09-19 16:43 来自 央视新闻
【我国创新药上半年对外授权近660亿美元】
财联社9月19日电,国家药监局今年已批准56款创新药,其中18款为生物制品,包括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首个血友病基因治疗产品等,且多款为“全球首发”。我国的先进治疗药品在研管线数量达2400个,大幅跃升态势;中国连续三次当选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管委会成员,转化实施71个ICH指导原则。目前,全球同步研发的创新药可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多个创新药在我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央视新闻)
收藏
阅328.49W
评论
(2)
分享
(98)
微博
微信
2025-09-19 13:28
【云顶新耀:耐赋康®被纳入《2025 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实践管理指南》 成为指南唯一推荐的IgA肾病一线对因治疗药物】
财联社9月19日电,据云顶新耀官微19日消息,云顶新耀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被纳入由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2025 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对所有有肾功能进行性衰退风险的IgA肾病患者进行9个月的耐赋康®治疗,明确其一线用药地位。指南同时也强调单次9个月的疗程可能不足以在长期降低蛋白尿和稳定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面维持持续的临床获益,因此需要延长治疗时间(长期治疗数据正在完善中)。
收藏
阅335.08W
评论
(2)
分享
(18)
微博
微信
2025-09-19 08:2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轩竹生物港交所上市在即 已商业化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①港股上市条件更为灵活,流程周期也更短,凭借国际化属性可吸引全球资本的关注,企业上市后通常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②对于一款上市一年多的国创新药而言,其累计三千多万元的销售额,与行业内那些年销售额动辄破亿元的创新产品相比,着实算不上惊艳。。
收藏
阅79.4W
评论
(0)
分享
(8)
微博
微信
2025-09-18 13:46
【罗氏将收购生物制药公司89bio 交易总价值可达近35亿美元】
财联社9月18日电,罗氏9月18日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89bio,后者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肝脏和心脏代谢疾病的创新疗法。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总价值最高可达近35亿美元。
收藏
阅260.35W
评论
(0)
分享
(22)
微博
微信
2025-09-18 13:4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迈威生物siRNA药物“NewCo”模式出海 高研发投入下融资需求仍迫切
①迈威生物明确表示,2025年是公司创新药BD业务非常关键的一年。从2026年开始,公司BD的重点管线中将增加具有全球差异化优势的基于新一代TCE平台开发的管线;
②资金的快速消耗,叠加亏损扩大与高负债的多重挤压,拓宽融资渠道对迈威生物而言已是势在必行。
收藏
阅80.57W
评论
(4)
分享
(13)
微博
微信
2025-09-18 09:5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出海必经之路?药企热议:数字化平台何以成为破局新策略
①融入全球市场首先意味着药企必须同步应对多区域差异化的法规要求,对企业合规成本、跨国管理及本地化适应能力构成严峻考验;
②除了硬件“产品”外,业界的竞争也日益体现在“软件”层面,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考虑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竞争力。
收藏
阅85.71W
评论
(3)
分享
(12)
微博
微信
2025-09-18 09:1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爱科百发再度冲击港交所 多半管线系授权引进
①过度依赖引进会削弱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及核心技术迭代能力,难以支撑现有产品优化与新技术开发,而长期缺乏内部创新会使企业难以搭建核心技术平台与可持续产品管线,无法维持长期市场竞争力;
②由于产品管线均处于开发之中,就还需要源源不断地“烧钱”,账上现金流正在快速消耗之中。
收藏
阅78.34W
评论
(0)
分享
(6)
微博
微信
2025-09-18 07:25 来自 证券时报
【创新药板块波动明显加大 部分主题基金换赛道求稳】
财联社9月18日电,近期创新药基金面临重仓股调整的压力,由于持仓风格过度集中,使基金在市场波动中寻找确定性成为关键需求。前期资金分流导致股价承压的红利股、消费股等,在风格切换中成为基金控制回撤、保业绩的重要品种。对于后续市场所关注的确定性,多位基金经理认为红利股以及新消费赛道有布局潜力。 (证券时报)
收藏
阅270.69W
评论
(0)
分享
(3)
微博
微信
2025-09-17 11:43 来自 大湾区之声
【李家超:特区政府会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
财联社9月17日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并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的立法建议,务求尽快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特区政府会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经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建议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推向市场。特区政府也会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物推向内地和国际市场。 (大湾区之声)
收藏
阅282.19W
评论
(0)
分享
(38)
微博
微信
2025-09-17 09:0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23家科创板公司齐聚创新药专场业绩会 投资者提问聚焦临床研发与产品商业化
①总共23家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参加此次集体业绩说明会。百奥泰、智翔金泰、海创药业、泽璟制药、艾力斯等公司披露投资者最为关心的研发和商业化进展;
②由于近期创新药行业股价受国际环境及政策预期影响有所波动,不少投资者关注创新药企对维护自身价值及股东权益的举措。
收藏
阅72.51W
评论
(3)
分享
(7)
微博
微信
2025-09-17 07:57 来自 学习时报
国家药监局局长:促进药品高水平安全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①审评审批是药品研发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药品上市应用的“最初一公里”,要在确保审评尺度不放松、产品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审评审批时限,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②将符合条件的临床急需产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缩短技术审评、注册核查、注册检验等各环节时限,加快审批步伐。
收藏
阅94.57W
评论
(2)
分享
(39)
微博
微信
2025-09-17 07:40
【国家药监局局长:促进药品高水平安全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财联社9月17日电,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不断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审评审批是药品研发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药品上市应用的“最初一公里”,是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加快新药好药上市步伐的关键环节。要在确保审评尺度不放松、产品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审评审批时限,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的便利性。将符合条件的临床急需产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缩短技术审评、注册核查、注册检验等各环节时限,加快审批步伐。缩短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时限,将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至30个工作日。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试点,提供药品上市后变更注册核查和注册检验前置服务,大幅压缩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严格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稳妥处理无参比制剂仿制品种,将一致性评价工作拓展到口服固体制剂、注射剂以外的其他剂型,持续提高过评品种覆盖面,让质优价廉的好药惠及更多患者。
收藏
阅280.04W
评论
(0)
分享
(76)
微博
微信
2025-09-17 07:31 来自 证券日报
【生物科技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财联社9月17日电,港股市场对内地生物医药企业持续释放吸引力。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年内在港上市的61家公司中,按第18A章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18A公司”)有10家,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对比来看,去年全年仅有4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仅15.12亿港元。从二级市场来看,今年港股生物科技企业的市场表现亮眼。截至9月16日收盘,年内恒生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约110.01%,部分18A公司的个股涨幅已超200%。 (证券日报)
收藏
阅257.69W
评论
(0)
分享
(7)
微博
微信
2025-09-16 23:2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暴涨暴跌一日游!50倍“妖王”药捷安康被“打回原形” 相关创新药ETF承压前行
①2700亿市值到762亿市值,药捷安康只用了一个下午;
②多个关联创新药ETF行情亦有所承压;
③随着市场对药品及生物科技兴趣高涨,恒生指数对创新药指数的编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收藏
阅63.74W
评论
(24)
分享
(214)
微博
微信
2025-09-16 22:44 来自 央视财经
【今年我国已有50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数量超过去年全年】
财联社9月16日电,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7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上市创新药50个,超过去年全年的48个。“十四五”期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药210个,保持加速增长态势。此外,我国在创新药管线、临床试验项目数量上,均位居世界前列,医药创新保持强劲势头。今年获批的50个新药中,有不少社会高度关注的“明星”产品,包括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抗甲流新药、罕见病治疗药物等,为患者临床急需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央视财经)
收藏
阅291.45W
评论
(1)
分享
(137)
微博
微信
2025-09-16 15:1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单日市值一度飙升千亿!药捷安康: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 基石投资者康方生物、药石科技浮盈超50倍
①继9月15日以115.58%的惊人涨幅收报415港元后,该股今日延续疯狂走势,截至今日盘中涨幅达49.40%,总市值突破2400亿港元;
②药捷安康盘中公告,明确表示“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③基石投资者康方生物与药石科技等目前浮盈已超50倍。
收藏
阅62.55W
评论
(4)
分享
(89)
微博
微信
2025-09-15 18:4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从上市到千亿市值不足三个月 创新药“妖股”药捷安康股价飙涨的背后有何支撑?
①三个月,药捷安康股价从13.15港元/股飙涨至今日收盘价415港元/股,市值达到1647亿港元,已经超过康方生物、信达生物;
②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9月10日获得临床默示许可的Ⅱ期临床试验是股价飙升的导火索,该药具备全球首发潜力。但分析人士提醒,短期过度炒作风险不容忽视。
收藏
阅92.1W
评论
(8)
分享
(235)
微博
微信
2025-09-15 14:04
【默沙东来特莫韦片(Ⅱ)在中国获批】
默沙东宣布其新型非核苷类巨细胞病毒(CMV)抑制剂普瑞明®的全新剂型——来特莫韦片(Ⅱ)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巨细胞病毒(CMV)血清学阳性的成人和6个月及以上且体重≥6kg的儿童受者[R+]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巨细胞病毒病。
收藏
阅266.48W
评论
(0)
分享
(21)
微博
微信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