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方式
用户反馈
网站地图
帮助
首页
电报
话题
盯盘
VIP
FM
投研
下载
我的关注
超导
1.05W关注
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般为较低温度)电阻降为零的性质。目前,超导体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应用,并且开展了一定的军事、商业应用,在通信领域可以作为光子晶体的缺陷材料。
+ 关注
全部内容
2025-08-06 08:46
【中信证券:高温超导材料技术持续突破 预计行业将借助下游应用验证与产业突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财联社8月6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高温超导材料技术持续突破,核心性能优势利好在强电、高场等下游方向的应用,预计行业将借助下游应用验证与产业突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高温超导磁体作为核心应用下游,在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超导磁控单晶炉、超导磁悬浮和商业航天电磁推进等场景发展潜力巨大,并随着产业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我们建议重点围绕高温超导带材、高温超导磁体等受订单带动最直接的中游环节率先布局,并持续跟踪下游多领域的商业化进展和新应用场景挖掘。
收藏
阅274.15W
评论
(2)
分享
(71)
微博
微信
2025-07-24 08:38
【中信证券:看好中国聚变推动旗下装置加速落地 建议围绕高温超导磁体及带材等关键环节布局核心供应商】
财联社7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中国聚变在上海挂牌成立,并迎来中核集团领衔超百亿元资金增资,中信证券看好中国聚变推动旗下装置加速落地,带动产业链持续攻关高温超导等关键技术,体现央国企对于我国聚变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信证券建议围绕高温超导磁体及带材、真空压力容器/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系统等关键环节布局核心供应商。
收藏
阅261.25W
评论
(0)
分享
(103)
微博
微信
2025-07-21 09:47
【自主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商业化部署】
《科创板日报》21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部署,3台不同版本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已分别在超算中心、国内高校及相关部门部署并运行。“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制,已部署的3台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将分别服务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算力支撑、高校量子信息人才培养及特定用途等。目前,全球具备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部署能力的国家仅有3个,分别是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记者 黄心怡)
收藏
阅254.15W
评论
(0)
分享
(12)
微博
微信
2025-07-16 21:48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27年高标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星座”新质产业生态社区】
财联社7月16日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等量子计算多技术路线布局,持续巩固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抗量子密码等全产业布局;实施“量子企业成长计划”,打造量子未来产业核心集聚区,聚焦上下游企业集聚、人才汇聚、应用拉通、产品输出、生态共建五大维度,构建量子科技产业高地。到2027年,高标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星座”新质产业生态社区,打造“一会、一赛、多平台”体系,建设场景赋能中心、量子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与高效能项目孵化平台,形成“线下聚集、线上开源”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引领重大科研攻关,持续产出具有突破性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加速汇聚顶尖技术研发力量,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标杆应用,高效贯通“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辐射带动关联产业跃升发展。
收藏
阅262.78W
评论
(0)
分享
(71)
微博
微信
2025-07-04 17:56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调研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推动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7月4日电,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7月3日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张玉卓强调,要持续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有色金属资源勘探、投资、开发、建设、冶炼、加工等全产业链和一体化综合发展,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推动重要金属矿产增储上产,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树立中央企业良好形象。要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密切关注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好降本增效,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有效支撑扩大内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工程建设等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收藏
阅325.11W
评论
(1)
分享
(69)
微博
微信
2025-07-02 15:01
【上海超导新基地在浦东开工建设】
财联社7月2日电,据浦东发布消息,近日,规划投资25亿元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浦东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超导领域规划最大的项目。据了解,该基地将承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功能以及产品研发、产线研发、应用研发等功能。
收藏
阅259.43W
评论
(0)
分享
(55)
微博
微信
2025-06-30 13:41
【年销售额预计超50亿元 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开工】
《科创板日报》30日讯,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投资25亿元,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超导领域规划最大的项目。据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韬介绍,新基地投产运营后,按照现在的价格,年销售额预计会超过50亿元人民币(记者 张洋洋)
收藏
阅268.74W
评论
(0)
分享
(3)
微博
微信
2025-05-29 10:0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10的20次方量级!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再创纪录 反应堆开启工程化攻坚战
①近日,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
②当核聚变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时,即可进入燃烧阶段;
③华泰证券预计,可控核聚变将于2040-2050年走向商业化目标。
收藏
阅110.12W
评论
(6)
分享
(148)
微博
微信
2025-05-18 12:42
【多国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财联社5月18日电,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近日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这一由30多个国家参与建造的“人造太阳”已完成其“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该成果被ITER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人类向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关键一步。这一磁体系统由中心螺线管和六个环形极向场磁体协同工作。中心螺线管是一块总高18米,直径4.25米的圆柱形磁体,磁场强度达13特斯拉,相当于地球磁场的28万倍,强大到足以举起一艘航空母舰,结构强度可承受的力相当于航天飞机发射推力的两倍。环形极向场磁体是直径9至25米的超导磁环,中国参与制造。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
收藏
阅321.67W
评论
(7)
分享
(427)
微博
微信
2025-05-01 15:02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财联社5月1日电,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30日宣布,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据介绍,最后一个完成制造的组件是中心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该模块将运往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的ITER现场进行组装,届时中心螺线管将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强大的磁体,其磁力强大到足以举起一艘航空母舰。中心螺线管将与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这些磁体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并交付。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它将作为ITER甜甜圈形反应堆的“电磁心脏”,发挥核心作用。
收藏
阅320.71W
评论
(1)
分享
(158)
微博
微信
2025-04-24 08:10 来自 证券时报
【一季度末社保基金现身11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财联社4月24日电,根据已披露的公告,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11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市值达到323.48亿元。其中,云铝股份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居于首位,达到25.13亿元;万华化学、西部超导、中国巨石、蓝思科技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均在10亿元以上。社保基金长期以来是耐心资本的代表,投资标的普遍具有稳健成长的特征。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113只社保基金重仓股中,4股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4股实现减亏,72股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报喜比例超过七成。 (证券时报)
收藏
阅277.5W
评论
(0)
分享
(135)
微博
微信
2025-04-23 13:54 来自 新华社
【日本研发出256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财联社4月23日电,日本富士通公司和理化学研究所22日联合发表新闻公报说,两家机构共同研发出256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是上一代机型的4倍,可使利用该计算机的平台计算能力扩至原先4倍。两家机构在2023年10月推出的64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基础上,运用新研发的高密度封装技术,实现了世界领先的256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新华社)
收藏
阅293.96W
评论
(0)
分享
(17)
微博
微信
2025-03-31 15:47
【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举行 发布19项成果】
财联社3月31日电,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月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有4项,分别是我国空间科学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基于原语表示的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天眸芯”、“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面向经济主战场有5项,包括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北汽福田液氢重卡、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5项,包括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装备、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功、大尺寸高温超导镀膜设备、大冷量稀释制冷机“凌开一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有5项,包括“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国内首创脑与脊柱一体化手术机器人、首款脑胶质瘤原研靶向药物——伯瑞替尼、ARC生物耦合技术。
收藏
阅259.7W
评论
(0)
分享
(69)
微博
微信
2025-03-25 10:36
【21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上海 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
《科创板日报》25日讯,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21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主要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其中,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伟测科技上海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格思航天二期工厂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英雄游戏研发总部项目落地黄浦区,预计投资额约14.35亿元;山铁科技算力服务平台项目落地杨浦区,总投资20亿元。(记者 黄心怡)
收藏
阅269.23W
评论
(1)
分享
(45)
微博
微信
2025-03-03 23:00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财联社3月3日电,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期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3月3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这一成果,审稿人认为其“构建了目前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收藏
阅258.87W
评论
(4)
分享
(138)
微博
微信
2025-02-26 17:31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财联社2月26日电,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2月26日通过国家验收。此装置可创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将为物质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可以更好开展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
收藏
阅253.15W
评论
(0)
分享
(46)
微博
微信
2025-02-19 09:33
【超导概念盘初活跃 永鼎股份涨停】
财联社2月19日电,永鼎股份涨停,国缆检测涨超10%,西部超导、百利电气、东方钽业、国光电气等跟涨。消息面上,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收藏
阅268.69W
评论
(0)
分享
(73)
微博
微信
2025-02-18 17:18 来自 科技日报 罗云鹏
薛其坤院士领衔!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①2月18日,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难题提供全新突破口。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出“强氧化原子逐层外延”技术,实现原子层精确逐层生长。
收藏
阅79.22W
评论
(4)
分享
(45)
微博
微信
2025-02-18 09:02
【中国科学家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高温超导电性】
财联社2月18日电,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突破口。该研究成果在常压环境下实现了镍氧化物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继铜基、铁基之后,第三类在常压下突破40K“麦克米兰极限”的高温超导材料体系。
收藏
阅257.11W
评论
(0)
分享
(89)
微博
微信
2025-02-18 02:46 来自 央视新闻
【我国于高温超导领域再取得新突破 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
财联社2月18日电,我国超导研究又有新突破。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央视新闻)
收藏
阅275.24W
评论
(4)
分享
(199)
微博
微信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