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1.13W关注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全部内容
2025-04-21 17: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实习记者 徐叶
①受带状疱疹疫苗遇冷滞销影响,2024年百克生物净利润大幅下滑超50%,一季报又进一步恶化;
②公司表示,后续会在市场推广和渠道铺设上加大投入,争取改善销售情况。
收藏
17.45W
2025-04-17 09:1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到2028年,复宏汉霖在美国市场至少要成功获批8个产品;
②公司把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日本,作为出海的下一个重点目标,正大力推进在日本市场自建注册和临床开发团队;
③在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行情的刺激下,投资者情绪回暖明显,加大了对行业及公司的关注。
收藏
78.1W
2025-04-15 17:14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①映恩生物挂牌大涨逾110%,哪些看点吸引市场关注?
②15家基石投资者日赚逾5亿,机构为何看好?
收藏
53.8W
2025-04-15 08:14 来自 财联社 卞纯
①美国政府周一披露,已启动对进口药品以及半导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
②这被广泛视为对处方药以及半导体征收关税的前奏,并有可能令美国掀起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收藏
95.37W
2025-04-14 07:4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 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意见;国家药监局发文支持境外已上市药品尽早用于临床。
② FDA计划逐步淘汰动物实验。
③ 锦波生物国内首个中面部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填充剂”获批;国内首个基因替代疗法药物上市。
④ 觅投克生物、睿健医药完成融资。
收藏
67.89W
2025-04-10 16:05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①日前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表示,当前我国医用CT球管产业已实现部分产品国产化替代。
③东海证券认为,随着关税摩擦持续,整体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国产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收藏
80.52W
2025-04-09 17:2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何凡
①多数受访上市药企并不慌张,有企业称若是药品关税落地,会提价保障产品毛利率;
②还有企业称,其产品在美很难被替代,密切关注相关动态;
③业内专家称,若药品关税落地,相比较原料药和仿制药,创新药或受冲击最小。
收藏
71.03W
2025-04-08 18:35 来自 科创板日报 乔翼蓝
①一般来说,助听器技术迭代需要2~3年。国内会比进口的迭代速度更快,基本1~2年就会有相应的新品推出;
②医疗级助听器的测听、验配环节需要专业的听力师、验配师进行操作,而听力师资源包括验配的资源稀缺,可以通过线上服务加大普及性。
收藏
63.59W
2025-04-01 12:4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①截至发稿,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6%,A股多只生物医药个股涨停;
②国泰君安强调,集采规则有望迎来优化,推动制药板块边际改善;
③东吴证券认为,海外买方对中国first in class机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收藏
76.82W
2025-03-31 07:41 来自 科创板日报特约记者 乔翼蓝
①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到要“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
②从整体的集采政策优化的趋势来看,更强调温和降价和质量监管,行业集中度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收藏
65.13W
2025-03-30 21:1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2024年,license-out交易已经成为Biotech资金回流与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②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和成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③创新药值不值得投资,从短期来看与二级市场相关,但放在中长期的维度,取决于一级市场退出通道、创新药支付环境等其他问题的改善。
收藏
87.69W
2025-03-30 21:1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实习记者 徐叶
①各大医院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密集发布;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拟重启。
②信达生物、云顶新耀发布2024年报,首次盈利转正;复宏汉霖许可引进创新肾病疗法获批临床;君实生物抗PD-1单抗在新加坡获批。
③瑞桥鼎科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大睿生物完成2500万美元Pre-B轮融资。
收藏
87.79W
2025-03-30 17:3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①长三角地区当前已贡献全国30%的生物医药产值、30%的药品销售额及70%的国产一类新药产出;
②海门将围绕产业链搭建企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要素链、服务链等“四梁八柱”,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
收藏
76.4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