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机构观点
1.03W关注
权威机构对港股市场的专业观点。
全部内容
2025-04-21 14:54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背景下,港股的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出现哪些变动?
②机构为何看好港股相对收益?
收藏
20.83W
2025-04-21 11:20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美国投资人持有中概股规模有多大?
②还有哪些中概股公司尚未回归?
收藏
49.91W
2025-04-18 12:08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美关税博弈对港股市场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②内资与外资流动显著分化对市场有何影响?
收藏
142.75W
2025-04-17 12:40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①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美国关税对中国互联网公司(除跨境电商)的直接影响有限,对线上消费的影响可能不到0.5%;
②金瑞基金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不到2%,主要服务于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
③摩根大通预计,拼多多受关税影响最大,而腾讯和网易更具防御性。
收藏
66.53W
2025-04-17 11:19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概股回归带来的日均150亿港元增量交易额,能否有效激活港股当前日均不足千亿的成交规模?
②香港的二次上市与双重上市机制如何平衡国际投资者保护与内地监管要求?
收藏
89.6W
2025-04-15 14:15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沽空交易占比攀升至15.1%的“拥挤水位”是风险还是机会?
②华泰证券指出三大配置方向(泛消费、硬科技、红利)能否应对关税扰动?
收藏
58.03W
2025-04-14 11:44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金公司提出的港股配置策略中,基准、积极和悲观情形下恒生指数分别对应哪些关键点位?
②当前港股市场资金流动呈现怎样的结构性特征?
收藏
87.86W
2025-04-09 14:00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金公司指出恒生科技指数大跌后反弹的历史规律,在当前地缘政治及关税加码背景下是否依然有效?
②机构如何评估产业升级加速与实际技术壁垒之间的对冲效应?
收藏
43.98W
2025-04-01 12:4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①截至发稿,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6%,A股多只生物医药个股涨停;
②国泰君安强调,集采规则有望迎来优化,推动制药板块边际改善;
③东吴证券认为,海外买方对中国first in class机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收藏
76.82W
2025-04-01 11:10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国AI模型通过哪些技术路径实现与OpenAI等国际领先机构的差距缩小?
②在国产算力替代和先进制程限制背景下,哪些细分领域存在确定性投资机遇?
收藏
91.74W
2025-03-31 12:00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当前港股盈利增长主要依赖科技板块的利润率优化而非收入扩张,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市场持续上行的基础较为脆弱?
②中金提出的"含科仓位调整+红利对冲"策略,投资者应如何平衡短期波动防御与长期主线坚守的冲突?
收藏
76.67W
2025-03-25 15:25 来自 海通国际
①从存量持股结构看,哪些资金占主导地位?
②南向资金定价权在哪些板块更大?
③机构认为后续哪些板块是行情主线?
收藏
62.47W
2025-03-24 14:35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为何近期港股指数上涨被中金公司称为“极致的结构市”?
②当前港股的重估逻辑面临哪些关键分水岭?
③南向资金主导与外资观望的博弈格局下,港股短期行情可持续性如何?
收藏
84.04W
2025-03-19 11:36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①高盛预计美国今年有效关税平均将提高10个百分点,为数十年来最高水平,可能使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测降至1.7%;
②高盛看好欧股和中国A股和H股,预计欧洲股市将继续跑赢大盘,并上调了欧洲每股盈利增长预测。
收藏
52.94W
2025-03-17 11:43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为何港股恒生指数在2025年的涨幅主要由估值抬升驱动,而非实际盈利增长?
②广发证券提出的预测EPS“证实”与“证伪”两种演化路径,可能对港股后续行情产生哪些截然不同的影响?
收藏
62.34W
2025-03-14 11:52 来自 财联社 潇湘
①一边是标普500指数在周四正式迈入了10%的技术回调区域,另一边则是上证综指在周五盘中时隔两个半月后再度升破3400点大关。
②毫无疑问,全球市场上的“东升西落”行情仍在持续上演……
收藏
131.51W
2025-03-12 13:56 来自 财联社 胡家荣
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创历史新高,但外资回流仍以交易型资金为主,未来港股流动性是否面临“单腿走路”风险?
②AI技术突破带动科技股领涨后,行情扩散至地产、消费等传统板块,这种轮动是短期补涨还是基本面反转信号?
收藏
73.16W
2025-03-11 18:08 来自 财联社 史正丞
①近期中国资产的强劲收益和韧性,也令更多的外资机构表达出进一步看多中国资产的倾向;
②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一些机构不仅看多中国资产,同时一并下调美股的评级。
收藏
76.59W
2025-03-11 15:33 来自 中泰国际 颜招骏、陈雅蕙
①中泰国际为何上调了港股恒生指数年末目标?
②港股3月的主要投资机会在哪?
收藏
62.58W
2025-03-11 15:28 来自 财联社 马兰
①长期投资者正在重返中国市场,知情人士称,这些机构买入了比亚迪股票和百度可交换债,表明对中国股市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认可;
②高盛也指出,本轮中国股市的上涨基于创新,加上中国监管的可预见性,将更加持久;
③有分析师则强调,中国公司的估值和基本面将成为外资买入的主要评估因素。
收藏
73.71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