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生死博弈VS政策绝地反击:恒指ERP触底8.2% 港股抄底窗口已开?
原创
2025-04-14 11:44 星期一
财联社 胡家荣
①中金公司提出的港股配置策略中,基准、积极和悲观情形下恒生指数分别对应哪些关键点位?
②当前港股市场资金流动呈现怎样的结构性特征?

image

财联社4月14日讯(编辑胡家荣) 在经历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冲击后,港股市场呈现V型震荡走势。中金公司指出,恒指围绕20,500点中枢展开震荡,这一关键点位已接近2018年贸易摩擦时期的极端情绪定价水平。值得关注的是:

风险溢价指标显示,当前恒指股权风险溢价(ERP)快速攀升至8.2%,显著高于2018年底7.7%的极值水平。

科技板块动态市盈率回落至14倍,较3月高点19.1倍已压缩26%,重新进入价值区间。

AH溢价指数冲高至142%,港股相对A股性价比优势扩大至近10%。

image

核心矛盾:关税冲击与政策对冲的赛跑

中金测算显示,美国加征关税每提升54个百分点,将拖累港股市场盈利增速4-5个百分点。但市场走向将取决于两大因素:

关税"脱敏"进程:当前165%的加权关税已超越价格弹性阈值,边际影响递减。

image

政策对冲力度:广义财政脉冲变化将成为关键,重点关注的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

****image

资金格局:南向主导与外资观望

资金面呈现"内热外冷"特征:

南向资金:日均流入89.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年内累计流入超5800亿港元,险资与公募仍有3000亿港元可配置空间。

image

海外资金:主动型外资加速撤离,EPFR口径单周流出6.9亿美元,配置比例降至6.5%的历史低位。

image

image

潜在金融制裁风险也值得密切关注

除了关税外,潜在金融制裁风险也值得密切关注,尤其对港股和中概股而言。

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有:直接将部分中国企业纳入其限制名单中,使得所有美国投资者被迫清仓,例如美国NS-CMIC名单(Non SDN-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 List,非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中国军工复合体名单);美国投资者投资中资股征收额外资本利得税;将中资股排除如MSCI等全球大型指数基准或ETF;有关中概股上市地位和审计问题。

不过,经历了过去几年尤其是2022年的“中概股退市风波”后,绝大部分在美上市的大型中资民营股(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均已回归港股双重主要或二次上市,因此受退市影响最大的多为尚不满足回归港股条件的小市值公司。

image

后续如何配置市场?

整体而言,在指数空间上根据对于市场情绪以及基本面盈利的不同假设,中金公司测算,

基准情形下,市场情绪维持不变(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高点时7.7%的风险溢价),不考虑盈利下修影响,对应恒指20,500点左右。

积极情形下,市场情绪修复至关税冲击前水平,盈利不下修(政策对冲)但也暂时没有科技板块的提振,恒指重回23,000-24,000点。若进一步乐观,假设情绪修复至2021年初高点时水平(意味着关税有明显进展、且科技叙事再度强化),盈利兑现4-5%增长(政策对冲+科技盈利部分兑现),对应恒生指数25000-26,000点左右。

悲观情形下,市场情绪维持不变,盈利增速降至-10%左右(关税谈判不畅,且国内政策发力不及时),对应恒指18,000点左右。

image

操作策略上,中金建议投资者采用"金字塔式"加仓法,在20,500点下方每500点加仓10%,重点把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与高股息资产的双向轮动机会。对于重仓投资者,可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锁定下行风险,同时保留10%-15%现金应对潜在黑天鹅事件。

收藏
87.86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03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