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知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奥迪即将有两款新车与卓驭科技进行合作; ②奔驰高层人士也曾于近期到访过卓驭科技——前者在与Momenta在智驾领域达成合作后,继续寻求智驾方案的“Plan B”。
财联社4月15日讯(记者 徐昊)随着“智驾平权”的“战火”愈演愈烈,整车企业对于智驾成本的控制也愈发严苛。
据知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奥迪即将有两款新车与卓驭科技进行合作,且奔驰高层人士也曾于近期到访过卓驭科技——前者在与Momenta在智驾领域达成合作后,继续寻求智驾方案的“Plan B”。
“除了目前正在合作的客户,我们也一直与一些全球客户在深入交流,相关合作未来一定还会有增加的。”在今年3月末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具体是哪些,可能需要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等官方的消息。我们也一直在拓展这些海外客户,包括他们在本土化的车型、海外车型。”
在频繁接触德系豪华品牌的同时,卓驭科技亦在持续扩大自主品牌的定点。前述知情人士同时透露,即将在上海车展换新上市的长城第二代枭龙MAX,其智驾方案将由卓驭科技提供;北汽极狐品牌也将采用卓驭科技的智驾方案。
今年2月28日,卓驭科技负责人沈劭劼透露了公司智驾系统“成行平台”的最新落地情况:已与中国一汽、大众汽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9家知名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已“上车”17款车型,超30款新车型正处于开发阶段。
记者从卓驭科技官方网站上看到,其已经公布的对外合作企业还包括奇瑞汽车和东风汽车,搭载的车型则包括上汽大众途观L Pro、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上汽通用五菱KiWi EV、宝骏云朵、奇瑞iCAR 03、红旗天工 08等。
在去年底,卓驭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比亚旗下深圳比亚迪创芯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恒旭资本管理的两只股权投资基金——苏州申祺利纳绿色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隽宇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6798.86万增至约7312.21万。其中,恒旭资本为上汽集团金融平台上汽金控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围绕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出资。
比亚迪入股卓驭科技,也被行业视为“带单入资”。尽管双方均未对外公布合作,但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比亚迪天神之眼C所应用的前视三目硬件配置方案,其技术正是来自于卓驭的惯导三目10V视觉系统。
卓驭科技的前身是大疆的车载事业部,成立于2016年,最初作为大疆内部的项目组,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2023年,卓驭从大疆分拆独立,并于2024年6月正式启用“卓驭”作为业务品牌。
在智能驾驶行业,卓驭科技选了一条“下沉路线”,即致力于用低算力实现高阶功能。据悉,行业主流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方案多数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平台,至少需要254TOPS算力,而卓驭科技2024年底推出的方案,需要的算力是32TOPS和100TOPS。
“端到端并不等同于动辄10亿以上参数量的‘智驾大模型’,端到端也可以是中模型、小模型,端到端模型并没有严苛的车端的算力要求。”沈劭劼认为,通过使用高效的中模型和极致的算力优化技术,端到端架构也可以部署到几十TOPS的中算力芯片上。
业内普遍认为,L3级自动驾驶或成豪华车分水岭”,这也是当前包括BBA在内的众多跨国豪华品牌积极寻找本土供应商的原因。“卓驭科技将加快布局L3、L4级自动驾驶。2025年,公司将重点预埋相关硬件,包括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及主备控制器,以满足冗余架构需求。”陈晓智透露,软件功能需待算法优化和安全接管率提升后,在特定场景逐步应用,预计还需两三年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