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信建投已将经管委更名为财富委,下设七个部门同步完成更名; ②券商在财富管理的架构设置上,一直在推动变化以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 ③财富管理的逻辑起点的变化已形成共识,从“规模至上”到“客户价值至上”,业务架构也需调整重塑。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 林坚)有着“财富管理铁军”之称的中信建投证券,刚刚也完成了经管委的更名,由经纪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公司官网已更新了这一动态。
全行业来看,无论更名与否,背后都是财富管理业务进程的不懈推动,是加强财富管理能力建设的内在需求,中信建投证券此次经管委的更名也是如此。财富管理的逻辑起点的变化已形成新共识,是在于客户端,是要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适配方案,要完成从“规模至上”到“客户价值”的转变,真正切换到买方思维。
推进更名,调整架构、梳理职能定位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除了分支机构合规管理部名称、职责不变,中信建投证券经管委其他子部门的名称也做了同步更新,对照以往的名称,变化如下:
1.经管委个人金融部,更名为财富委零售客群发展中心,具体统筹一般零售客群开发服务体系建设、运行职能;
2.经管委财富管理部,更名为财富委高净值客群发展中心,具体统筹财富委高净值客群的开发服务体系建设、运行职能;
3.经管委金融产品及创新业务部,更名为财富委产品及创新业务中心具体统筹财富委金融产品及创新业务的集中管理职能;
4.经管委运营管理部,更名为财富委运营管理中心,具体统筹财富管理业务线运营体系及平台建设、运行职能;
5.经管委综合管理部更名为财富委综合管理部,具体负责财富委本部日常运行,负责落实分支机构人员、网点等方面日常管理职能。
此外,还包括对经管委党委办公室、经管委纪委办公室的相应更名。
中信建投证券官网更新了财富管理委员会信息。
经管委的架构设置曾是行业标配,随着财富管理提法的全面兴起,而渐次淡出。多数券商对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的部门总称就是财富委,中信建投证券的经管委名称,是行业坚守时间比较长的了,如何理解公司此次财富委的重新命名?
财富管理的本质已从管交易、卖产品转向“管资产”。适时动态调整组织架构与业务模式,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能,始终是驱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过去的三年中,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差异,各家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也行走在不同路径上。
有业内人士就此评价称,这或蕴含中信建投对业务逻辑的系统性重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导向作为管理的导向,必然意味着要打破一些不适应的部门壁垒,提升资源统筹与协同效率。
中信建投因何有调整的大动作?
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战术与打法,中信建投显然是在应对财富管理转型的困难与挑战。背后或是对于经纪财富条线职能定位的重新梳理,目标在于提升组织效能,进而提升综合竞争力。
据记者此前了解,中信建投目前致力于推动财富管理的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并也在产品准入上;多部门共同服务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的协同机制上;干部梯队搭建上花大气力。
在客户开发与服力战略上,将打造客户开发与经营双向的赋能体系,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在产品支持与发展战略上,提供适配产品与业务,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重要的布局还在于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无数字化不工作,打造“AI+财富铁军”,拓展人均服务半径。
据记者了解,更名后的财富管理委员会核心职责包括:研究拟订并实施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线发展战略;统筹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打造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计划完成财富管理年度经营目标;强化客户开发与服务、产品支持、数字化能力建设;负责分支机构日常管理及风险控制:提升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线管理和运行效率等。
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中,有头部券商分管财富业务高管对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曾给出以下五点结论。
一是传统经纪业务的路径依赖:利益分配机制、考核管理机制需调整转型,同时面临转型目标与路径的探索难题,反映出传统业务模式对转型的制约。
二是客户需求升级与供给匹配难:客户需求多元化,但部门协同效率低,且海外资产配置存在挑战,凸显供给端难以满足客户复杂需求的矛盾。
三是政策压力与市场竞争加剧: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合规要求趋严,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业务开展难度增加。
四是人才储备与专业能力缺口:投顾能力不足,转型对专业能力要求高,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业务转型推进。
五是投资者教育难题凸显:投资者认知偏差与产品净值化冲突,金融产品复杂化导致知识储备不足,同时买方投顾收费服务接受度低,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经纪业务是中信建投证券营收第二支柱,营收占比为27.53%,该业务去年小幅增长,公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58.18亿元,同比增幅为4.57%。
数据显示,在客户拓展方面,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实现证券经纪业务新开发客户199.02万户,同比增长62.73%,高净值客户数量创近5年新高。金融产品保有规模接近2400亿元。
对于2025年的证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公司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过程中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创新业务模式,坚持线上引流与线下获客协同发展,构建高效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顾问和金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高资产配置及买方业务服务水平;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服务精准度;深化集约化经营,强化财富管理能力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信建投特色的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之路。
财富管理转型走向不同的路径
财联社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近年来在经纪业务、财富管理条线组织架构有过调整的券商就有三十家以上。
大头部券商在组织架构上的调整极易受关注,上一次与中信建投证券有过类似动作的是中信证券。2018年末,中信证券原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并相应调整组织架构,旨在统筹平台化综合化转型,增强金融科技实力。2020年4月,国泰君安将零售业务和分支机构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同年,东吴证券也将经管委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
券商为什么要对经纪、财富端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部门的各类优化有何章法?综合近年来的一系列变革,券商通过架构调整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具体表现为:
通过设立独立部门实现零售与机构客群的精准化管理,推动服务资源向不同客群深度聚焦;
例如东兴证券将原财富管理部拆分为零售客户部与机构客户部,天风证券将营销管理部更名为零售客户部;
提升金融科技部门战略地位,强化数字化对财富管理全链条的赋能,例如天风证券将金融科技中心升级为一级部门,西部证券设立财富运营管理部统筹数字化中台建设;
通过部门整合优化产品供给体系,增强金融产品研发与配置能力,东兴证券新设金融产品部,国元证券将研投顾中心提升为一级部门。
近年来对财富管理部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且受关注较多的券商就有六家。
华福证券于2023年开始进行了组织架构大调整,财富管理业务中设立了客群发展部、产品管理部、数字平台部三个一级部门。“财福人生”品牌的推出,被行业较多关注。
东方证券在2015年就率先进行财富管理转型。作为行业内最早将经纪业务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部门的券商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东方证券的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涉及商业模式的迭代、组织架构的变革、服务网络的扩张以及买方投顾模式的推进等多个方面。尤其是买方投顾的转型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公司持续推进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力。
东方证券又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财富管理条线组织架构调整。包括设立财富管理委员会,并整合设立七个一级部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财富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增强客户统筹经营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公司财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这个架构调整带来的影响依然还在持续。
东兴证券也在2024年7月开始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公司将大财富条线现有的四个一级部门(财富管理部、信用与机构业务部、经纪管理部、网络金融部)调整为五个一级部门,分别为零售客户部、机构客户部、金融产品部、证券金融部、财富综合服务部。
国元证券对财富条线组织架构的调整在2024年8月。财富业务管理总部更名为财富管理业务总部;网络金融部更名为数字金融部,并调整为二级部门并入财富管理业务总部;机构金融部不再作为一级部门,调整为二级部门并入财富管理业务总部;原财富业务管理总部二级部门研投顾中心调整为公司一级部门研投顾中心;原财富业务管理总部二级部门分支机构服务部更名为财富行政中心,作为公司一级部门。
粤开证券也在同年11月对财富管理条线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上述业务线一级部门的更名、部门职责变更。
天风证券也在一个月后进行了调整,公司财富管理向客户导向转型,包括:财富管理中心业务支持中心更名为业务管理中心,突出管理职能强化;营销管理部更名为零售客户部,产品服务部更名为金融产品部,机构业务管理部更名为机构客户部。这些更名不仅使各部门职能定位更加清晰,更体现出天风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向客户精细化服务与精准营销的战略转变。
